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81章(1 / 2)

熊真:“”还真是,不好拒绝呢。

来了一趟哈密卫。

不仅带回了两千个匠人,还带回了三万亩荒地的麦种和十几车的葡萄苗并几大袋瓜种。

其它九卫,动辄报了十万亩的垦荒量。

也就甘露川,霸着那么好的一个盆地,今年计划的耕地面积才三万亩。

但人家甘将军表示,卫所的劳动力实在有限,又没有移民可以帮着耕种。

贪多嚼不烂!

熊总兵拿她没奈何。

就想着,再有移民来关西讨生活,一定要选上几万个农人给甘将军送到甘露川去。

难民里的秀才难找,大夫也不好寻,匠人们会被各大卫所疯抢。

那些个逃难来的农人,数量总该多的吧?

是的。

多。

十几万农人现在就走在河里走廊的路上。

只不过。

走着,走着。

就有整个村子的人停了下来。

河西走廊还是有一些适宜人类居住平原的。

不过在关西七卫失守后,这些平原上居住的汉人和少数民族就开始大规模的内迁。

移民们看见了破败的村庄和大量荒废里的土地。

“那咱还往关西去么?”

“去什么去!关军都把胡人挡在关外了,这关内安全得很。这些村子一没有官员在这里作威作福,二没有流民势力来这里烧杀抢夺,住这里正好能避开那些个是是非非。”

这地儿真是不错。

宜居!

村长说好,村民们也没有反对。

于是乎。

开年后从金州关往西来了十来万农人,到关西的时候只剩下了三万多!

分户

三万多移民,这日总算抵达了和平关。

因错过给小皇帝看病,从商都逃出来的儿科圣手黄御医的整个家族,也在这些移民里。

他们一路往西北而来。

遇到的蛤蟆瘟患者简直不要太频繁了。

御医世家,还是精通儿科的。

遇到了这种情况能怎么办呢?

治病吧。

能治多少,治多少。

整个行程是走几天停几天。

拖拖拉拉走了两个多月才到金州。

起初,他们是打算去边城投奔西北王的。

但过了渡口抵达金州关时,就听闻关西的火州发现了对蛤蟆瘟有奇效的良药神仙掌。

据说,使用这味神药后,关西上千的蛤蟆瘟患者竟然没有一例死亡的。

啥神药啊?

老黄御医出手,蛤蟆瘟都没有八成的痊愈率。

好奇得很。

这不,就在老黄御医的主张下,整个家族三十几口人改道跟着一群移民来了关西。

期间,在河里走廊上,有不低于十个村的村子邀请这一家人留下来。

但任谁都拦不住老黄御医一家,对神药和良方的渴求。

人老成精。

初到和平关,老黄御医就让儿子用了祖传的药丸,向守将打听了关西发现蛤蟆瘟并治疗蛤蟆瘟的过程。

宫廷御医亲手制作的药丸,和平关守真的拒绝不了。

人家打听的也不是啥军事机密。

自然是知无不尽,言无不尽:

“话还要从第一批移民说起

要是不是甘将军当时提议让大夫们给号脉,那些染上蛤蟆瘟的患者还不知要传染多少人!

药方还是从甘将军手里传出来的,而且神仙掌也是她带人去火焰山找到的

甘将军不是大夫,听说她当初却是以医护队队长的身份入伍的,她带的那个娘子军医护队很是厉害,次次都跟着上战场,个个手里的缝合术都很了得”

甘将军的厉害之处,真不是三言两语能夸完的。

反正守将就把自己知道的,噼里啪啦说了一通。

中心思想,甘将军在关西九卫是一个最厉害的存在,关军们有今天的好日子全仰仗甘将军。

听得黄御医全家星星眼。

老黄御医拉着几个儿孙嘀咕:

熊总兵所在的哈密城咱不去了!那个生出神仙掌的火焰山,迟早能见着。就冲着女将军对医者的态度和对病患的重视,就值得咱全家去投奔!

于是乎。

他们也不跟着移民们一块行动了。

到了瓜州卫就对登记移民的关军说,他们家是甘将军的旧故,是奔着甘将军才来关西的。

“哦哦,是甘将军家的亲戚啊,那你们得再往西北走上一千里地,甘将军现在带着先锋镇驻扎在了甘露川。”

人家关军很热情。

甘将军亲戚的身份显然在这里很好使,不仅给提供了热腾腾的饭菜,还让人架了驼车领着他们往甘露川去。

至于和黄御医一家分道扬镳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