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更何况内史腾不仅能打仗,本身也是个管理内务的好手,加上他配合着秦国一些政策,积极推广铛铛磨、面食、堆肥、冬小麦等政策。南郡日子眼看越来越好,不过短短一年半载的,南郡黔首种除了少量的老顽固外,大部分黔首全忘了自己原先是韩国人。
&esp;&esp;这些政策加上他本身的优势,使得南郡快速发展。如今南郡还修好了“百里长渠”,那日子更是一日比一日好。
&esp;&esp;如今南郡黔首也知道了,原来外出给大人们做工,自己是能得到半两钱的。若是得不到,他们也可以去请三老做主,甚至去官府诉讼,这样他们不仅能拿到做工的钱,还能拿到赔偿。
&esp;&esp;原先韩国人,现在秦国南郡的百姓知道还能这样做的时候,已经惊呆了,谁也不相信这事儿。等到真有人走投无路,告了一个不给工钱的富户之后,不仅得到原先的工钱,还有了两倍赔偿之后,他们才相信了这事儿。
&esp;&esp;之后,南郡百姓的观念,每一天都在刷新。
&esp;&esp;原来他们认为的大秦的秦王并非暴虐之人,而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,不会残害国内百姓。
&esp;&esp;原来大秦有祂在庇佑,更有小神使轮回转世,陪伴在秦王身侧,助他统一六国,使天下彻底不起战火。
&esp;&esp;原来贵人们看做乡野农夫、贫寒人所吃的麦子、大豆,换一种神使带来的做法,便能成为无上的美味,不仅饱腹,还能养身子
&esp;&esp;百姓所求十分简单,不过就是过上太平日子,世道上没有战乱,再加一个吃饱穿暖而已。如今眼看日子大好,他们也不再称嬴政为暴君,不再叫秦国黔首为秦狗,而是一口一个大王、一口一个兄长、阿姊,叫得可亲热了!
&esp;&esp;内史腾昨日看着手里的文章《论养猪之必要》,以及《养猪细则》,他看完后正想称赞此人行文直白利诱,阐述利益时鞭辟入里,真是一把鼓动人心的好手。此文与章程细则,也不知是朝中哪一位精通畜养猪类的大夫所作的。
&esp;&esp;他这般想着,刻意翻到了文章和细则的落款处。
&esp;&esp;此人正是李斯。
&esp;&esp;内史腾嘴角抿起,想起了自己打听过的一些事情,眼神如同寒冰一般,又冷又沉的看着这个名字,嘴角浮现一抹淡淡的冷意。
&esp;&esp;李斯,哼,不过一喂不饱的恶狼罢了。
&esp;&esp;他伸手轻轻摩梭着腰带上悬挂着的一个可爱木偶小神像,一边漫不经心的想。过往不究,但来日可追。如今自己彻底日认了秦王为明主,认了“喜神”小神使殿下,进入了“喜门”之中,成为忠实的信徒,那自然要事事为神使殿下效力,为大秦统一天下之雄愿而添一份力!
&esp;&esp;内史腾早已经打听清楚了,他听闻上一世,大王不幸逝世后,李斯那小人竟敢狗胆包天,不顾尊卑,伙同一个已经被五马分尸的宦官,不将大王之事告知扶苏公子,反而秘不发丧,矫诏令扶苏公子自我了断,夺取皇权。
&esp;&esp;之后这一对昏君奸臣,赵高和秦二世得了权柄,这反叛大王的李斯也在一旁为非作歹。他们大肆杀害大王血脉,祸乱天下,使得大秦江山倾颓,二世而亡,白费了大王呕心沥血、四处挣扎的一番打拼。
&esp;&esp;当时听到这些,内史腾恨不得赶到李府,将李斯那恶犬手刃了。但无奈大王和殿下还要用他,他确实也身怀大才。
&esp;&esp;他只好暗自观察,如今看来,李斯是改好了,也没有任何的叛逆谋反之心,但内史腾可放不下心来。
&esp;&esp;内史腾眯了眯眼,暗自想。
&esp;&esp;大王和神使殿下心胸宽广,怜惜那厮的才华,不仅留了他一条狗命,而且还重用他。可他内史腾却不像大王和殿下一样有那样好的心性!既然大王和殿下不愿意出气,那他便小小的回敬这位李客卿一二,算是出一口自己心里的恶气!
&esp;&esp;内史腾想着,立即招来了心腹。
&esp;&esp;心腹弯腰朝内史腾腰间的小木偶拜了拜嘀咕了两句“喜神殿下保佑”后,才恭敬的询问内史腾:“大人,您有何吩咐。”
&esp;&esp;内史腾一手摩挲着小木偶,一手指了指桌上的文章和小册子,笑道:“王上和神使殿下怜惜百姓一年到头难以吃上肉食,所以特意朝神祗那儿学来了新的养猪法字。据说用这法字养猪,猪肉不仅出栏快、产量高,而且无腥臊浊臭,吃起来十分美味。”
&esp;&esp;虽然想象不到原本腥臊浊臭的猪肉,美味起来什么样子的。但是对大王、神使殿下的盲目信任,让这个心腹兴奋的笑了起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