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没有黄河水压盐碱,会导致土地大面积盐碱化,可以说是雪上加霜。
&esp;&esp;所以,当前最希望黄河回去的,就是山东。
&esp;&esp;自从上次突然传出黄河改道的消息,当地人就开始关注。
&esp;&esp;只是当时他们并不抱希望,毕竟黄河改道前所未有,他们也认为不可能。
&esp;&esp;直到朱标亲自去考察,临走还放出风声,山东人就沸腾了。
&esp;&esp;皇太子不是需要更多的证据吗,那我们就给你整。
&esp;&esp;于是当地官员动员了所有懂水利的人,收集各种证据。
&esp;&esp;然后一个天才般的人物就脱颖而出。
&esp;&esp;此人自费考察了河南和山东的环境,规划出了详细的改道路线。
&esp;&esp;并且还拿出了两种不同的改道方案。
&esp;&esp;他的方案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可。
&esp;&esp;山东布政使更是不惜以身家性命作保,将这套方案上报给朱标。
&esp;&esp;看到这里,朱标更加的惊讶。
&esp;&esp;竟然发生了这种事情?突然就冒出一个治水天才?
&esp;&esp;莫非真的是苍天也想让黄河改道?
&esp;&esp;还是说山东官吏在欺骗自己?
&esp;&esp;他放下奏疏,拿起下面的纸,是介绍黄河改道的好处的。
&esp;&esp;不外乎就是有黄河的时候,山东河南等地是多么的富庶,现在是多么的困苦。
&esp;&esp;附上了更加详细的数据资料。
&esp;&esp;这些朱标早就知道了,所以只是扫了一眼就翻过去了。
&esp;&esp;再后面,就是改道方案了。
&esp;&esp;先是一张巨大的地图,上面标注了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文字。
&esp;&esp;只看线条就知道,这是新规划的黄河河道。
&esp;&esp;拿起文字介绍,确实非常的细致。
&esp;&esp;大意就是可以借用现有河道,减少改道的工作量。
&esp;&esp;并对具体可以借用哪些河道,做出了详细讲述。
&esp;&esp;对照地图来看,更是一目了然。
&esp;&esp;不过朱标并不懂治水,看不出是否可行。
&esp;&esp;但至少这份规划很让他满意。
&esp;&esp;新河道介绍完,就是两种具体的事实方案了。
&esp;&esp;第一种比较快,但有危险性。
&esp;&esp;就是先弄好河道,然后趁枯水期直接进行改道。
&esp;&esp;第二种比较慢,但胜在安全。
&esp;&esp;就是在黄河上修一道水闸,先少量往新河道放水。
&esp;&esp;一边放水一边加固河堤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逐渐加大放水量。
&esp;&esp;最终彻底完成黄河改道工作。
&esp;&esp;缺点就是可能要用几年时间才能完成。
&esp;&esp;看到第二种方案,朱标大喜。
&esp;&esp;“好好好,我怎么就没想到,还能这么做呢。”
&esp;&esp;“快,去叫陈伴读来见我。”
&esp;&esp;很快陈景恪就赶来,看到这份详细的规划,也是惊喜不已。
&esp;&esp;“真是天才般的设计啊。”
&esp;&esp;朱标高兴的道:“你觉得此法可行吗?”
&esp;&esp;陈景恪点点头,又摇头道:“我并不懂如何治水,但只从纸面上来看,这个计划可行性很大。”
&esp;&esp;“不过黄河改道事关重大,还需要多方验证才行。”
&esp;&esp;朱标颔首赞同的道:“不错,此事再谨慎都不为过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翻到最后,看到了制作这份计划的人的名字。
&esp;&esp;白英。
&esp;&esp;嗯?白英?
&esp;&esp;这名字为何这么熟悉?
&esp;&esp;只是一时间想不起在什么地方听说过。
&esp;&esp;陈景恪很清楚,大概率是自己在前世听过这个名字,但又不是很熟悉。
&esp;&esp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