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杨玉环看得出神,当她醒悟的时候,看到李瑄拨弄琵琶的专注,那灯烛下的影子婆娑。
&esp;&esp;她喜欢李瑄被万人瞩目的样子,这样她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看着。
&esp;&esp;仿佛,她也被李瑄的琵琶所吸引。
&esp;&esp;即便,这曲调确实精湛!
&esp;&esp;伴随着李瑄收势,一曲终落。
&esp;&esp;“啪啪啪……”
&esp;&esp;李隆基回过身后,带头抚掌。王公大臣们也跟着鼓掌。
&esp;&esp;可恶,又被小贼装到了。
&esp;&esp;李林甫鼓掌的同时,心中纳闷李瑄怎么什么会,而且还都这么好。
&esp;&esp;虫娘也惊奇,她阿娘也弹奏琵琶,但从来没有这么弹奏的。
&esp;&esp;看到父皇鼓掌,她也想学这首曲子,天真的以为只要阿娘弹奏此曲,父皇就会去看她们。
&esp;&esp;“七郎,此为何曲?可有曲谱?”李隆基急忙问李瑄。
&esp;&esp;这比之前盖嘉运献上的《甘州大曲》还要雄浑壮阔。
&esp;&esp;“此为《十面埋伏》,讲得是韩信在垓下打败西楚霸王,西楚霸王别虞姬,乌江自刎的故事,请圣人过目。”
&esp;&esp;李瑄将提前准备的曲谱取出递给李隆基。
&esp;&esp;李隆基打开曲谱后,仔细观看,赞不绝口,恨不得立刻来一曲。
&esp;&esp;李瑄也趁着此机会,退出李隆基的座位,使李隆基不至于冷落其他重臣。
&esp;&esp;他与王维、吴道子交谈后,又与大臣们把酒言欢,大臣们都赞誉李瑄的琵琶精湛。
&esp;&esp;其实不是李瑄琵琶精湛,而是曲调无双。
&esp;&esp;数百年来,最著名的琵琶曲,没有之一。
&esp;&esp;这场宴会,直到子时才罢!
&esp;&esp;临行前,李隆基再次敬李瑄一杯,因为李瑄明天天不亮就会赶路。
&esp;&esp;李瑄向李隆基一礼后,与父兄一起出宫回家。
&esp;&esp;翌日,天未亮李瑄起床。
&esp;&esp;没有通知李玉莹,洗漱完毕,李瑄准备出发前往驿站。
&esp;&esp;李适之和李霅刚送他出府,李瑄便拒绝他们再送,他要趁早赶路。
&esp;&esp;父兄只能作罢,希望来年七郎如是归来!
&esp;&esp;虽然天未亮,但街道上已经有人在打扫。
&esp;&esp;平时,应该还有上早朝的人。
&esp;&esp;但今日因宴会停止早朝。
&esp;&esp;“夜如其何,夜未央,庭燎之光。君子至止,鸾声将将……”
&esp;&esp;李瑄看着兴庆宫的方向,吐出这意味深长的诗句,然后带着亲卫和裴璎,穿梭街道,通过天未亮,便已大开的长安金光门……
&esp;&esp;第221章 安禄山蠢蠢欲动,豪强的乞降
&esp;&esp;李瑄前往咸阳驿站的时候,长安依旧风起云涌。
&esp;&esp;权臣李林甫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。
&esp;&esp;不久后,长安有传:松柏皆不见,杨花飞满天。
&esp;&esp;杨钊借助这股势,决心一飞冲天,一鸣惊人。
&esp;&esp;长安的权贵,见风使舵,想以“君轻爵位”,得到富贵。
&esp;&esp;地方的官吏,哪怕是张九龄的亲弟弟张九皋也不能免俗,将宝物送至长安,讨好皇帝和贵妃!
&esp;&esp;有的官吏直接将宝物送至五杨手中,请五杨求官。
&esp;&esp;李隆基已经忘记开元时期的勤奋与节俭。
&esp;&esp;遥想开元二年,李隆基以风俗奢糜。下制:乘舆服御、金银器玩,宜令有司销毁,以供军国之用;其珠玉、锦绣,焚于殿前;后妃以下,皆毋得服珠玉锦绣。
&esp;&esp;同时又下令:自今天下更毋得采珠玉,织锦绣等物,违者杖一百;工人减一等。罢两京织锦坊。
&esp;&esp;他不仅仅在殿前烧毁锦绣节俭,还下令关闭为皇室制造锦绣的工坊。
&esp;&esp;是以,宰相、大臣人人自勉,不敢贪污,一心为国。
&esp;&esp;姚崇、宋璟、卢怀慎、源乾曜、张说、苏颋、张嘉贞、李元纮、杜暹、裴光庭、韩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