夹。
一个名为“project renance”的文件夹静静地躺在那里。
他点了进去。
海量的文档、图表、神经网络结构图……瞬间铺满了整个屏幕。
这是一个他从未了解过的,严律的学术世界。
他依照自己的习惯,对所有文件按“修改日期”排序。
文件列表的最顶端,出现了一个创建于八年多以前的pdf文档。
文件名是:【关于神经-机械实时协同振荡的理论框架pdf】
这是一篇内容艰深的理论学术论文。作者:李维恩,麻省理工学院。 发表日期在严律出国之前。
内容大部分都看不懂,他关掉文档,继续往下看。
接下来的文件创建于七年前,是严律的大学课程作业。
五年前,他看到一篇李维恩教授的论文,致谢的段落里有这样一句话:“特别感谢我的学生严律,为本文提供了出色的模拟数据支持。”
三年前,文件的内容大部分是商业计划书的草稿、融资路演的ppt,以及cere的专利申请文件。第一发明人是李维恩,紧随其后的就是严律。
时间在文件序列里无声流淌。
林意乔一动不动地坐着,一个一个文件点开,像考古学家,在数据的遗迹中挖掘他失去严律的那七年。
文件夹里还有一些照片和视频。
点开其中一张照片,画面里是在实验室中穿着白大褂的严律,看起来还很有学生气。
林意乔被严律脖子上戴的一条项链吸引了注意力。
他放大那个照片,看到项链的吊坠是一个小小的、做工粗糙的金属机器人。
那是林意乔送给严律的十七岁生日礼物。
而我希望你开心
那张照片的时间是五年前。
林意乔又点开一张三年前的照片,严律换了一条链子,但吊坠还是那个机器人。
两年前的也是。
他停下了原本浏览技术文档的动作,转而开始专门在文件夹里寻找所有包含严律影像的文件。
会议合影、实验室快照、项目路演照片……他逐一打开,将图片放大,总能找到那个小小的机器人。
他在脑子里将图片里的严律与现在的严律进行对比,确认现在严律已经没有戴着那个机器人了。
林意乔发消息问严律:[机器人吊坠,你为什么不戴了?]
发完那条消息,林意乔放下手机,继续阅读那些技术文档。
半个小时后,玄关处传来电子锁解锁的声音,严律回来了。
林意乔滑动鼠标的手指顿了一下,目光没有离开电脑屏幕。
严律的脚步声比平时快一些,从玄关越来越近,在次卧门口停留了一下,然后走进主卧。
林意乔扭头看了门口一眼,有点困惑,根据以往的数据,应酬至少要一个小时以后才会结束。
两分钟之后,严律拿着一个黑色的小盒子回到次卧门口,敲了敲门:“我可以进来吗?”
林意乔看向他,说:“可以。”
严律走过来,把盒子递给林意乔,告诉林意乔:“机器人坏了。”
他的西装外套没脱,领带也系着,身上带着很淡的酒气,林意乔跟他对视一眼,将盒子接过来打开,里面放着那个机器人的残骸。
这个机器人,刚做好的时候手脚和脖子都是可以活动的,眼睛还可以发光。
现在一只腿和一只手掉了,眼睛也不亮了,看起来有点惨。
林意乔伸出手指碰了碰,刻薄地批判自己十六岁时的作品:“关节结构设计不合理,所以很容易就断了。边缘没有进行倒角处理,锐度这么高,也太粗糙了。”
“放在我这儿,”林意乔把盒子关起来,对严律说:“等我有空的时候,我帮你修一下。”
严律站着没动,好像还有话要说,林意乔看着他:“怎么了?”
严律的表情有些复杂:“……你问我要机器人,就是说这个?”
林意乔看看盒子,又看看严律,“对啊,我看你之前很多年都戴着它。你那么喜欢,我帮你修一下吧。”
第一版主